周伟:四重身份 只为初心

迈着奋进步伐,迎着风口浪尖,集团上下沉着应对错综复杂的市场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发展任务,跨过了一个极不平凡的五年,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唱响了改革发展的时代强音。

五载发展,硕果累累。截至2016年底,集团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16.6亿元,资产总额1667.8亿元,净资产495.1亿元,经营效益创历史新高。主体信用由AA+提升至最高级AAA。连续多年入选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河南省百强企业,连续两年获“河南省与央企合作优秀单位”。

人物概况:周伟,男,汉族,1977年9月出生,河南正阳人,毕业于黄淮学院,现任咨询集团所属公路监理企业许信高速公路第一总监办总监理工程师。1998年参加工作,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编辑”、“员工标兵”、“优秀监理工程师”“先进个人”;并两次获得咨询集团“技术先锋”荣誉称号;集团“2020年度宣传信息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建功高速路,初心不改;心寄万里情,忠诚奉献。

    24年来,周伟沉在基层前线,扎根项目工地,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成长为总监理工程师;

24年来,他勤学善思、刻苦钻研,实现多项施工技术突破,3项技术先后获得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

24年来,他以身作则,不推诿、不懈怠,啃下了一个又一个工期紧、任务重的“硬骨头”……

多年来,周伟积极践行集团“务实、奉献、创新、进取”的企业精神,用河南人特有的干劲、闯劲和钻劲,锻造出一颗灼灼匠心,默默地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诚信品格抒写在一条条不断延伸的公路上,在践行集团“惟人惟德、共创共赢”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也见证了中原大地因交通基建带来的振兴发展和翻天巨变。

因梦想而选择

他坚守初心,当起了家门口的路桥质量官

周伟出生在正阳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偏远乡村道路难行的景象,他打小就印在了脑海里。为乡亲们造桥修路,改善村民生活条件,成为少年时期周伟的最大梦想。

经过不断刻苦勤奋学习,他如愿考上了大学。毕业后他投身河南高速公路建设中,一干就是24年,先后在国家和省重点工程京港澳高速公路、大广高速公路、新蔡至泌阳高速公路、周口至南阳高速公路等项目建设中从事工程施工与监理工作,这些已开通的高速公路促进了当地人们的经济发展与出行便利,也构成了大阳城集团8722am重要的强省富民高速公路运输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年来,在工作中周伟始终把保证建设质量作为监理工作核心任务,以铁心肠、铁手腕、铁面孔的“三铁”精神为工作原则,以质量零缺陷、操作零失误、工程零返工、保优创精品“三零一创”为工作目标,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动态控制,大家私下称他“铁面包公”。

2019年9月13日中秋节当天,在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气氛之时,周伟一如既往坚守在施工一线,例行日常的巡视检查,巡视到周南高速K13+213桥泄水管施工现场时,发现作业队伍未按照设计图纸要求进行施工。他当即要求施工单位暂停施工,现场组织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及作业队伍召开现场会,进行了施工技术再交底,强调了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并及时下发监理通知单,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整改,对违反施工质量的事从不手下留情。

在许信高速建设期间,驻地办监理工程师现场巡视发现一处涵通道墙身施工出现混凝土涨模、烂根、气泡。问题上报周伟后,他果断“亮剑”,对施工单位的说情予以拒绝,直至施工单位返工,他才罢休。“施工质量马虎不得,现在松一寸,将来垮一尺。”周伟说。

方案审查、技术交底、首件工程施工验收……每启动一项工程,周伟都要带领驻地办监理工程师实行相关监理程序,日常巡视、抽检、旁站监督检查更是不可或缺。“大家的一切付出,只为监控好工程质量,这样才能对得起自己的职业责任,对得起家乡的父老乡亲。”周伟常对身边同事说。

“硬核”“铁面包公”周伟的内心深处藏着对家乡父老乡亲最柔软的牵挂。

因热爱而专业

他技术过硬,成为高速施工的技术能手

在项目建设中,任何一点细微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大量资源浪费和难以估量的损失。周伟凭借对工作的热爱和二十多年的经验积累,制定监理细则,对项目工程重点部位和关键工序,特别是隐蔽工程、控制性工程,推行全天候巡视管理模式,落实旁站式监督制度,对每个施工环节的工程质量都精准管控。

无数个日夜,为了保进度、控质量,他穿越黑夜,拥抱晨曦,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驻地办的同事们穿梭在项目现场。现场监理忙不过来,他就直接上手担任现场监理;作业队伍施工不到位,他干脆冲上前去亲自操作……他常说:“对发现的问题做到有始有终,多换位思考才有利于妥善解决问题”。

为了更全面的解决施工可能面临的问题,周伟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将工程建设重要节点和关键环节的控制要点编制成册,编写《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砌体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桥梁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路面工程施工监理技术交底》等十余册相关文件,在施工监理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此外,周伟还注重以科技创新提高公路质量控制水平,积极配合集团推动工程监理、试验检测、工程施工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并在工程实践中先后取得了3项国家级实用新型专利,即《新型建筑搅拌机》《自动控制混凝土搅拌装置》《铰缝预埋钢筋弯折调整一次成型结构》,这些专利的应用为京港澳高速漯河至驻马店段改扩建项目、周口至南阳高速公路等项目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促进了施工进度,保证了工程质量。

因使命而承诺

他优质服务,担当工程参建者的贴心人

有人说,监理与施工是一对“矛”和“盾”。

周伟并不认同这种看法。“监理方与施工方不仅工作目标高度统一,具体实践中还能相互配合、相互促进。”他经常主动大阳城集团8722am“监帮”服务,提前引导施工要领,全面提供质量控制服务,有力保障了公路建设工程高质量推进。

在周南高速建设中,周伟所在的第一驻地办项目标段地处平原,路基填料无法解决。作为一名监理工程师,他主动帮助施工单位出谋划策,建议从城市拆迁产生的建筑材料、河道清淤扩容挖出的泥土和路基两侧边沟取土等方面着手,有效解决了路基土方和工程填土这一“卡脖子”问题,保证了在路基施工滞后半年的情况下,提前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在任职许信高速公路第五驻地办驻地监理工程师期间,周伟帮助施工单位改进涵通道工程拉丝孔施工工序,通过采用双层套管工艺,大大节省了拉丝孔处理时间,同时让墙身外观质量得到了有效保证。

不止于此,周伟还利用技术专长,为施工单位改进螺栓拧进的方式,改进桥梁立柱保护层控制施工难度,在简化施工工艺的同时,有效提高了钢筋保护层质量。

随后,周伟转任许信高速公路第一总监办总监理工程师。由于施工单位经验不足,这给监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第一总监办所辖三个合同段由于土源匮乏导致施工工作难以大阳城集团8722am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打开工作局面,周伟建议各个合同段优化施工工序,有效利用现有资源力量,加快桥梁台背路基填筑进度,为桥台盖梁施工创造条件,他的合理化建议不仅加快了梁板的预制及安装进度,也为减小台背路基工后沉降赢得的时间。

周伟说“监理除了做好工程质量监督,当好‘啄木鸟’,也要发挥专业优势,起到‘监帮’作用。”

因初心而坚定

他勇当先锋,当好团队正能量的传播者

作为一名公路工程建设领域的从业者,周伟亲眼见证了村子曾经崎岖泥泞的小路变成一条条宽阔平坦的水泥道路。他深知,幸福的生活都来自于党的坚强领导,所以参加工作以来,他坚持做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员,每当中央出台重大理论、重大决策部署时,周伟都挤出时间召集大家学习各级会议和文件精神。从政治理论学习到专业技能提升,周伟坚持打造一支强有力的监理团队。

刚到许信高速第一总监办时,正是许信高速股转后河南交投新项目企业的管理理念、要求全面开始实施的时候,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周伟从加强监理团队内部管理入手,扭转以往不敢管、管不了的旧局面。

在许信高速建设前期,资金紧张,施工方难以沟通协调,监理人员在工作中有顾虑,不敢管,周伟带着企业领导的信任来到这里,暗暗告诫自己坚决不能让这样的氛围持续下去,一定要带着团队走出阴霾、大展拳脚。周伟当即召开会议明确支撑监理人员按照职责规范放手去做,放下思想负担与顾虑,促使监理人员摆清自己的位置,他的这种勇挡一面的作风很快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为了强化监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周伟带领总监办工程部、安全部、试验室等与一线紧密连接的部门骨干针对项目施工特点,施工重点难点和监理工作把控要点、注意事项等,轮流举行培训交流活动,将自己擅长的前瞻性预判能力作为团队培养的核心与关键,有针对性地做好强化提升,在学中干,干中学,理论和实践对照验证。

在周伟的带领下,周南高速第一驻地办的监理人员工作能力有了大幅改观,现在他们分散在全省高速“13445工程”施工项目中,在各自的岗位上都有着不错的成绩,屡屡受到同事的好评,其中两名监理人员分别被提升为许信高速驻地监理工程师和副驻地监理工程师。

对工作认真负责的同时,他对家人却满怀愧疚,多年来他经常吃住在公路建设一线,很少回到距离并不遥远的家,也很少有机会能够照顾父母、妻子和孩子。

“有时候回到家中已是深夜,第二天出门时,孩子还没有醒来。”周伟说,儿子今年15岁,从出生到上幼儿园、小学,陪在孩子身边的时间很少。

周伟的父母在老家农村。有一次,母亲干农活时摔断手腕,父亲知道他工作忙,没有告诉他,就在当地乡卫生院进行了简单治疗。后来发现骨头没有接好,造成母亲的右手永久性残疾。当周伟知道这件事时,已经是三个月以后了。每每提及,都让周伟愧疚不已。

在小家与大家面前,周伟毅然选择了大家,因为他明白,每一条公路的背后都是万千百姓的期盼。

在这二十四年间,周伟披星戴月,日晒雨淋,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淬炼、恪尽职守,心血凝成一条条宽广的道路、一座座雄伟的桥梁。当前正是集团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态势和“13445工程”推进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公路监理人,周伟将继续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能吃苦、善战斗、讲奉献”的干劲、闯劲、钻劲,为新一轮高速公路建设贡献力量,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 没有啦!

下一篇:刘申:乡村振兴大道上的赶路人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