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改造世界观(上)

哲学是一切理论的世界观基础,因而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的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什么样的哲学世界观问题上从来不含糊,这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毛爷爷指出:“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这是共产党的理论基础。无产阶级专政与阶级斗争的学说是革命的理论,即运用这个世界观来观察与解决革命问题的理论。”[1] 当代世界风云变幻、波诡云谲,而搅动人们正确判断历史大势的一根魔杖,就是近些年来势汹汹的反唯物论思潮,即使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内部,借口批判普列汉诺夫和苏联教科书的教条主义而肆无忌惮地妖魔化辩证唯物主义的风头也很盛。面对这一新形势、新挑战,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多次申明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借以掌握客观规律、判断国内外形势、确定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以及自我革命要求的科学世界观方法论。因此,大家党对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坚持,从来不是依据所谓的普列汉诺夫和苏联教科书的解读模式,而是依据在自身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这一世界观的科学理解。哲学社会科学工编辑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系统阐明中国共产党人对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坚持和运用,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中实现的。本文试图从历史和思想逻辑方面,谈谈上述这股反唯物论的歪风是如何刮起来的,为什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必须加强世界观的学习和改造。

一、哲学世界观的斗争与真假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世界历史的大变动中诞生,也必然在新的历史大变动中经受考验。这种考验,在马克思主义成为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主流思想后,就集中在真假马克思主义之争上。历史证明,僵化教条和背弃基本原理是从“左”与右两个方面搞假马克思主义,而历史大变动中处于低潮的社会主义运动,则容易出现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极右倾向。对于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丧失信心,根子在怀疑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怀疑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的科学结论,把社会主义的精神支点从科学理论转向伦理道德。因此,伴随着对于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否定,必然表现为哲学世界观上的斗争。

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发生了三大变化:一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除了其原有的阶级对抗,又形成了世界范围的资本主义宗主国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对抗性矛盾;二是在世纪交替相继完成的“物理学革命”,在推动新的工业革命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世界存在和科学属性的思想混乱;三是继19世纪末欧洲无产阶级革命陷入“沉默”至新世纪来临,民族解放运动也波澜不惊,革命前景不明。俄国作为当时世界历史大变化的聚焦点,深刻感受到了历史变动带来的思想冲击。俄国无产阶级政党内部率先爆发了争论,试图通过经验批判主义“回到康德”开始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列宁敏锐地认识到这是一场真假马克思主义之争,其要害在党是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而哲学世界观上的动摇将为僧侣主义、信仰主义等打开大门,从而根本颠覆党的引导思想。

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当时一大批科学家倒向了唯心主义哲学。虽然列宁称他们为“绝大多数现代自然科学家自发地主张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拥护者”,但仅靠这种“自然科学的唯物主义”倾向根本无法有效防范倒向唯心主义的危险。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打破了人们习惯地从“实体”方面认同物质的传统观念,致使一大批自然科学家从自发的唯物主义转向唯心主义,成为列宁所说的“伟大的科学家、渺小的哲学家”。自然科学家的这种“懵圈”不仅有碍科学的健康发展,更加剧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引导思想上的混乱。唯物主义哲学确立物质本体,就是把客观实在及其规律作为科学的对象,把客观真理作为最高的价值追求。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遵循这一根本的哲学立场。但是,自发的唯物论在理论上不彻底,在实践上摇摆出错,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就必须自觉地用辩证唯物主义武装头脑,加强世界观的改造。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需要勇气的。探索客观规律、追求客观真理首先难在摆脱狭隘利益眼界的束缚,真正敢于面对新陈代谢的历史趋势。列宁曾这样讲过:“有一句著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触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遭到反驳的。”[2] 社会生活的重重迷雾,源自占统治地位的既得利益集团依托其强大经济统治力编织出的意识形态神话。要破除现存不合理的利益格局藩篱,为遭遇不公平命运的民众谋利益,不要说不能心存杂念,就是仅有同情心或善心也无济于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品格,它“要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所谓无情,意义有二,即这种批判不怕自己所作的结论,临到触犯当权者时也不退缩”。[3] 所以,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首先需要具备大无畏的革命精神。

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需要艰苦付出的。社会历史领域较之自然领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这是一个充斥着人类的意志、欲望及其能动作用的领域。在这一领域探寻客观规律不仅艰难,而且其结果很容易以忽视人及其能动性为由遭到曲解。但是,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唯心主义对于人的能动性“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4] 真正发掘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是彻底的唯物论,即辩证唯物主义。俗话说得好,画鬼易画人难。要认识和把握不断变化的客观世界,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不仅需要拨云见日,透过现象看本质,还需要与时俱进、永不懈怠。要认识和把握纷繁复杂社会现象中的历史大势,不仅需要批判的武器,还需要武器的批判,真正投身于人民群众的革命事业。可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就是一个不断地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努力统一起来的过程,在推动世界革命变革的同时,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

正因为如此,围绕是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斗争,就必然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大斗争。“回到康德去”,鼓吹伦理社会主义,本质上是屈从现实、放弃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人民开创历史未来责任的投降主义行为。马克思主义一再强调“现实”与“现存”的区别: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现实,但绝不屈从现存。所谓立足现实,是按照历史规律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去推动社会变革、造福人民、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伦理社会主义的所谓“回归生活”,则是认同占统治地位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在不触动现有利益格局下为自己捞取一口“羹”。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一分为二——一面是遥远彼岸的伦理冲动,另一面是“贴近生活”的利益诉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堕落、政治变质的表现。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无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沿着正确的思想路线前进的保障。

20世纪初的历史前景在21世纪初似乎正在重演。20世纪末苏东剧变的后遗症就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怀疑、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消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科学判断的声浪。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科学发现和创新层出不穷,但在哲学世界观上也似乎为否定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提供了新依据。试图用最新科学证明存在着“灵魂”,存在着“生命轮回”,存在着非物质的“幽灵空间”等僧侣哲学、信仰主义,不仅成为西方一些科学家热衷的事情,也成为时尚的哲学。至于一些有违科学道德的所谓“科学实验”,更是屡屡发生。说到底,这不仅是人生观价值观出了问题,更是世界观出了偏差,是这些年来一边倒地否定唯物主义哲学的苦果。科学的发现及其运用之所以需要道德制约,这不仅是眼前利益、个人利益与长远利益、人类利益的博弈,归根到底是以自然界为基础的客观世界对于人类的制约,是人类的历史活动必须要遵循的客观规律。现代西方哲学否定认识论哲学的所谓“生存论转向”,其实就是彻底抛弃唯物主义哲学的主观唯心论转向,其特点就是把实践与认识论切割,打着消除“主客二分”的旗号鼓吹实践本体论,通过折衷主义、相对主义和现象学消解唯物论与唯心论的界限,否定价值诉求的客观真理性而实现唯心论哲学的一统天下。面对这一严峻挑战,全党必须向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自觉性,努力改造世界观。

二、世界观的改造与我国常识分子的历史使命

面对西方否定唯物论哲学的所谓“生存论转向”,党中央没有“转向”,但学界主张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论转向”的声量却很高,从中不难发现一些常识分子(其中许多是党员常识分子)在世界观方面的差距。在我国今天,关于常识分子的政治地位和社会价值,已经具有很大的共识。对于党和国家,敬重常识、敬重人才是基本方针,国家栋梁、宝贵财富是总体评价;对于广大常识分子,科学无国界而科学家有祖国,常识无边界但常识分子有立场是价值共识。因此,报效祖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已成为常识分子群体日益自觉的行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员。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关于我国常识分子的价值取向方面已经没有问题了。且不说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不时掀翻一些溺水者、吓退一些胆小者、淘汰一些观望者,就是在大体上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潮流的队伍中差异性也很大,这里不仅有先进后进之分、做事做人之别,更重要的是在同党和人民一条心上的差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上的差异。由于常识分子的社会影响力,这一差异不仅造成了个人在爱国奉献上的差距,而且可能成为大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阳城集团8722am思想舆论方面斗争的消极面。

毛爷爷在60多年前有一个判断:我国常识分子“绝大多数人都是爱国的,爱大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愿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的国家服务”[5] ;同时又必须看到:“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转变,现在多数常识分子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大家希翼我国的常识分子继续前进,在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地树立共产主义的世界观”。[6] 毛爷爷的这个判断是科学的,既对政治立场与世界观转变做了区分,又指明了两者不可分割的联系。政治立场最接近社会经济基础,最容易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世界观则高悬于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可以在经济基础面前保持相对独立性。因此,一个自由个人主义者,在其世界观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之前是可以为社会主义国家服务的,因为世界观问题而不信任甚至排斥这些常识分子是错误的。但是,世界观又不是无关紧要的纯粹私事,不仅关系着个人政治立场是否自觉和坚定,还关系着国家的意识形态安全,必须高度重视。

目前有两个新情况要求大家更加重视常识分子的哲学世界观问题。其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其制度日益定型完善,对于哲学基础的要求不断增强,政治认同与哲学世界观的联系也日趋紧密。如果说,过去大家反对个人主义及其衍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主要是人生观方面的斗争,今天反对个人主义已经越来越具有政治意义。因为在过去,个人主义主要是个人的价值追求,而在今天,随着常识分子越来越成为国家公务员队伍的主体,个人主义则越来越影响着个人的政治立场和制度认同。同时要看到,自由个人主义今天在我国尤其是常识界(包括部分党员常识分子中)还有相当的市场,存在着不少政治上拥护社会主义而哲学上信奉个人主义的学者。令人担忧的还在于,一些人并不感到这里有什么矛盾,认为共产主义可以与个人主义并行不悖,因而对于个人主义十分包容乃至放纵。实际上,这一状况已经成为增强“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学问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维护习大大同志在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思想障碍。说到底,在个人主义哲学世界观的基础上,不可能有坚定不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因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而个人主义哲学世界观却把“去中心”的个人中心视为人格独立、精神自由的根本,不仅嘲弄愿做“革命螺丝钉”的雷锋精神,也不可能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真正认同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可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不但要在全党及全社会大阳城集团8722am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批判唯心论和形而上学的教育,更要针对个人自由主义的唯心论,加强世界观的改造。其二,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的交叉融合日益明显,其功能发挥的侧重点向日常生活方式、信息网络交往和学科学术发展偏斜,使得世界观方法论的意识形态属性更为突出。本来,哲学社会科学都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但西方真正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形成是在资产阶级古典理论逐步丧失优势地位以后,因而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相去甚远。资产阶级古典理论敢于探索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体现了资产阶级在上升时期追求真理的勇气,因而在世界观方法论上与辩证唯物主义有相通之处。马克思恩格斯曾称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为“头足倒立的唯物主义”,列宁则作出过“聪明的唯心主义比愚蠢的唯物主义更接近于聪明的唯物主义”[7] 的判断。与此同时,他们也毫不客气地指出,包括黑格尔在内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因极其害怕“唯物论”这个词而有意加以回避,这暴露了他们不敢完全直面客观真理的局限性。

进入帝国主义时代以后,西方哲学的主流不仅更加武断地否定唯物论哲学,而且完全蜕变为被黑格尔称之的“坏的唯心主义”即主观唯心主义,个人主义也迅速从张扬个性滑向自我中心。因此,在这一时期逐步建立并体系化的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由于否定客观规律和客观真理,制造现象与本质的对立,因而表现出明显的科学与价值的二元论倾向。社会科学各学科大体上都是从抽象的人性假设出发,同时以实证主义的方式建立起学科体系,即在经验、局部、孤立基础上的模型化、数据化和概念体系,而根本排斥本质、规律和整体性。正因为如此,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就不能照搬西方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话语,而必须超越抽象人性论和实证主义的眼界,在批判吸取其合理因素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创新,建设自己的学科、学术和话语体系。这正是以习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的重任。

虽然学界对于这一使命热烈地回应,但真实的进展不容乐观。不客气地说,现在学界实际上存在着一种集体的“无意识”,即把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视为“意识形态”而在学术上加以拒斥,致使马克思主义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引导作用流于表面。这一集体无意识的背后,就是去唯物论后的个人主义哲学意识。改革开放以后,许多学科在恢复、重建的同时,大量引进了西方的学科体系和学术规范,进入这些具体学科的学者如果不自觉地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就会自发地倒向以抽象人性论为基础的个人主义。囿于这一哲学视野,“科学”似乎就是价值无涉,就是可以“证伪”,限于现象和经验范围,否则就是信仰,就只能以人性为最高尺度,因而价值前提就只能是人性预设。作为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方法论和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科学认识之上的马克思主义,自然会被作为“宏大叙事”而排斥在学科体系、学术话语之外,其引导作用当然就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了。要破除实证主义科学观和抽象人性论的崇拜,必须把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真正落实到国民教育中,而首要的是清除这些年来强加在唯物主义哲学上的种种污名,大阳城集团8722am世界观方法论上的唯物论与唯心论的斗争。


Copyright ? 2019 版权所有:大阳城集团8722am有限企业

XML 地图 | Sitemap 地图